把公益做到元宇宙,让虚拟偶像为公益代言……近期,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简称“益才班”)第八届成员陈沛深同学申报的一个项目——“VINNA益播—元宇宙+公益新模式”引起关注。用科技助力公益,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陈沛深、夏帆、陈思杭等团队成员的奇思妙想立即得到了专业导师的支持,并申报了广东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把公益的事情做专业,深圳大学益才班创立7年以来,已经培育了超过230位公益创新创业人才。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罗文恩告诉记者,深圳早在2012年就将慈善项目引入会展业,打造了中国慈展会这一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的慈善行业盛会。2015年,深圳在国内率先发起了全国性的社会企业认证活动,鼓励与推动社会企业在中国成长。公益慈善组织不断涌现,社会企业方兴未艾,但当时,大部分创业实践和创业人才培养都是商业导向型,并没有回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大变革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因此,我们尝试探索另一个可能性,在践行创业精神的同时,充分融合公益理念和相关课程设置,以培养青年社会创业家作为组织愿景,为深圳、大湾区乃至中国培养一种新型创业创新人才”,罗文恩老师说,这就是创办益才班的初衷。
除了系统化的课堂教育外,益才班最大的特点是千方百计搭建桥梁,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零距离”。为此,益才班设立了创益赛(举办大湾区公益双创大赛,参与各类公益领域比赛)、加油栈(讲座、沙龙、实训营)和知行营(公益机构参访、实习,公益创业)三大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发现社会中的真实问题和需求,并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从而弥补课程教学之不足,引导学生追求“知行合一”。7年来,益才班学生已经在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及国内公益慈善领域专项比赛中获得多项奖励,并推动盒加社工、壹行游学、智趣科学等若干项公益项目在深圳及周边城市落地。
调查报告显示,通过益才班学生的学习,学生在认知塑造、能力提升和资源链接三个维度方面有了明显变化。而这些能力,将让学生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如虎添翼。益才班学生毕业后的选择丰富多样,有65%选择就业,另有22%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从收入来看,益才班毕业生中40%学生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远远高过深圳慈善行业年度总薪酬的平均值(80375元)。其中有不少学生在字节跳动、腾讯、京东、顺丰、中国银行、上海银行等知名企业工作,在就业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记者 吴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