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因为没有了小溪,也因为修好了桥,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已经很少见到过搭石了,连大人猛一听到搭石二字,也要搜寻下记忆才能想起了搭石是何物了。好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语文上册课本中的21课选用了刘章老师的文章《搭石》,告诉了孩子们搭石是什么,让搭石这一充满生活情感的词汇不至于消亡。
在刘章老师的笔下,旧日里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他借摆搭石、走搭石来赞扬家乡人们之间美好的的情感,那些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
可惜的是承德的孩子们在课文中只记得什么是搭石,并不知道作者是我们的承德老乡,更不认识谁是我们的老乡刘章。因为还未等他们能够有机会结识刘章的时候,刘章老师已经永远的离去了。
刘章老师走了,走得如此匆忙,我想起了他文章中引用的一句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古人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形容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的匆忙短暂。我更觉得刘章老师的一生就像在走搭石一样,匆匆忙忙的来,又匆匆忙忙的走了,像是生怕突然停下来会让后面的人无处落脚掉在水中。
但我们多希望他老人家只是在引领着大家过河,就在对岸等候,还能轻松地搭上几句话。更希望他就是那个修搭石的老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还能放下带的东西,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再离去。
可是他老人家的走的确是一去不回,再难寻觅了。所有的音容笑貌也只能是在记忆中去寻找了。一整夜的反侧难免,恍惚中,感觉刘章老师已经俯身化做一排排搭石,它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指引着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邓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