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2、独善其身,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3、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意思4、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善其身,即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如此而已。
(相关资料图)
“穷则独善其身”就是指,如果人身处逆境不得志,就要锐意进取,更多地注重自身品德、能力的提高。 达,即为显达、发达。济天下,按照现在的解释,就是关心公益事业,捐助公益事业。若一个人在富贵之后,还能心怀天下,关心他人疾苦,造福百姓,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引自孟子的《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且不失孟子原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
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独善其身,兼善天下”的原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得志时要提高自身修养,得志时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独善其身,兼善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穷则独善其身》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兼济天下意思是同时救济天下民众和万物。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两句都出自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尽心上》。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白话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
扩展资料:
《孟子·尽心上》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 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其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出处】
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创作于战国时代。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1、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
2、游;指游说。
3、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4、得己:即自得。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得志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掉仁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守;得志时不背离道德,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
【观点】
穷则独善其身,善养其浩然正气,深研圣贤之理,穷极二气屈伸往来之几,以期复氤氲太和所赋之,为天下传其道统;达则兼济天下,时位至,仁熟而发乎外,则感通天下之志,化民兴利。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可为者,天下无道之时,人以行道至难也,为之者,君子不因屈伸往来之变而忘其止至善之志也。二气有屈伸,时位有吉凶,然君子不因此而变其志道之心。
【作者简介】
孟子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据学者考证深受稷下道家的影响。《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以上就是小编对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相关信息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