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韩国总统尹锡悦8月4日呼吁全部警力强力应对,采取“超强”执法措施应对京畿道持刀行凶案的几个小时后,韩国大田市一所高中发生了另一起刺伤事件。目前警方正在抓捕嫌疑人。
(资料图)
同时,韩国国内网络平台上“杀人预告”不断,有人甚至扬言,“4日晚7点,将在江南站杀死100人”。对此,韩国警方4日在犯罪预告场所部署大量警力进行巡逻。尹锡悦也表示,鉴于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行凶威胁帖文,政府要通过预先投入警力、配备强力有效的压制工具进行防范。
两天内两起持刀行凶案 已致1死多人伤
据美联社报道,韩国大田警察厅官员赵炳泰(Cho Byeong-tae音译)表示,8月4日,韩国大田广域市一男子自称毕业生,进入松川高中并持刀袭击在校师生,造成至少一名教师受伤。该嫌疑人已被警方逮捕,正调查其犯罪动机。受害者脸部和胸部被袭击数次。消防部门发现受害者昏迷后将其送往医院,伤者正在接受手术。
赵炳泰称,嫌疑人等待老师走出教室,然后刺伤他并逃离现场,这表明他们是熟人。
在大田持刀袭击事件发生的几个小时前,韩国总统尹锡悦8月4日就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书岘站附近前一天发生的“无差别行凶致14人受伤”案件下达指示称,政府应动员全部警力予以超强硬应对,不要让民众恐惧不安。尹锡悦表示,城南“无差别行凶案”是针对无辜市民的恐怖袭击。 3日下午,韩国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一百货商场发生随机行凶案件。现年23岁的嫌疑人崔某行凶前驾驶汽车冲向人行道路,故意撞伤行人,随后在百货商场内持刀伤人。
据韩联社报道,城南“无差别行凶案”共造成14人受伤。其中,嫌疑人故意驾车撞伤5人,商场内持刀刺伤9人。据韩联社报道,截至当地时间4日上午,其中2名伤者正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有脑死亡风险。
当地时间8月3日,韩国京畿道一购物广场附近发生无差别行凶案,警察封锁了现场。图/视觉中国
韩联社报道称,警方当场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崔某。崔某初步毒品检验结果为阴性,也并未饮酒,警方将委托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进一步分析崔某的毛发检体,并调阅病历确认他的精神状态。这次袭击的动机尚不清楚。
据警方称,嫌疑人在接受警方讯问时语无伦次,并表示自己被不明来源跟踪。嫌疑人的家人告诉警方,他有精神病史。警方表示,虽然嫌疑人2日从另一家购物中心购买了他在刺伤中使用的两把刀,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他提前策划了袭击。
针对此次行凶案,韩国国家警察厅表示,将与地区警察局长举行在线会议,讨论如何处理针对随机目标的刺伤和其他袭击事件。
这是韩国一个月内发生的第二起大规模持刀行凶案件。上个月,韩国首尔新林洞地铁站附近发生一起持刀袭击案件,致1死3伤。据调查,嫌疑人自称因生活处境困难,想“让其他人感到痛苦”,偷窃了行凶工具后前往地铁站附近进行随机袭击。
韩国社交媒体频现“杀人预告” 韩国警方宣布开展特别治安行动
在3日下午发生“无差别行凶案”后,接连有11篇将首尔市内指定为犯罪场所的“杀人预告”文章上传到网上。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警方4日透露具体细节称,3日19时左右,韩国一个网络社区上传一则内容为“明天早上将在蚕室站杀死20人”的帖子。当晚23时左右,社区再次出现写有“明晚10点将在汉堤站动刀杀人”等内容的预告帖子。目前,相关帖子均已被删除。
韩联社称,接到报警后,警方进行通宵搜查,截至今日上午,韩警方仍在预告帖子中提到的各大地铁站、俱乐部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搜查工作。
目前,警察厅成立专案小组,表示将严惩“杀人预告”,并部署大批警力,预防凶案发生。
当地时间2023年8月4日,韩国城南市,警察在周四的无差别行凶案后于Ori地铁站巡逻。图/视觉中国
另据中新社报道,釜山西面站也成为行凶威胁的目标。有人发帖称,将于5日在釜山西面站行凶。此人称,“将拿着凶器前往西面站杀死所有人”。
釜山警方针对威胁言论表示,目前正在追查有关用户。釜山镇警察署4日凌晨召开了对策会议,决定在西面站一带部署机动队和刑警人员,加大警戒力度。
据韩联社消息,尹锡悦4日表示,鉴于社交媒体上出现行凶威胁帖文,政府要通过预先投入警力、配备强力有效的压制工具进行防范。
对此,韩国警察厅厅长尹熙根4日对全民发表紧急谈话,宣布启动严打穷凶极恶犯罪分子的“特别治安行动”,直到民众不再恐慌。在此期间,警察将加强巡逻,加大拦截和搜查力度,以防范“疑似携带凶器的可疑人员或行为异常的人”。
尹熙根表示,对于开枪制止犯罪的警察积极适用尽职免责制度。
同时,警方将在全国各地247处人员密集的广场、地铁站等场所重点部署1.2万多巡察警力。全境13个一级行政区的警察厅将有99名全副武装的特攻队员(SWAT)严阵以待,随时驰援镇暴现场。
《每日邮报》报道,韩国通常是一个极其安全的国家,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21年谋杀率为每10万人1.3人。
美联社表示,在韩国,枪支袭击很少见,因为其一直严格控枪。但对刀具(包括经常用于袭击的厨房工具)却没有任何限制。这也让持刀行凶成为潜在隐患。
新京报记者 姚远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张彦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