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增速高达5.5%,但为什么失业率超20%,CPI降为0,出口更是下滑12.4%之多呢?
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速为5.5%,总量规模为59.3万亿,在多数人对经济悲观的情况下,经济总量依然实现了较高的增长,这是很不容易的。
但这个数据似乎又与某些敏感数据相矛盾,比如,在刚刚过去的6月,中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再度上升,达到了惊人的21.3%,而出口方面的跌幅更是进一步扩大,下降幅度高达12.4%,与此同时,衡量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CPI的增速降至了0%,也就是说,居民消费已经几乎零增长了,多数人都在尽量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而不愿意多花钱了。
那为何在经济增速还算不错的情况下,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些细节指标反而越来越差了,到底是经济总量的增幅有问题,还是一些具体数据有问题?
一般来说,经济总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的就会带动150万人口的就业,那5.5%的经济增速应该带动至少800多万人的就业,但实际并没有,不仅就业人口没有上升,反而随着经济增长还出现了下降。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变化,在过去,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服装,鞋帽,手机,小商品,中低端机电等等,虽然这种类型的产业利润率较低,但却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大军。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已经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商品逐渐转变为汽车,光伏,电池等产品,即便是在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也会造成大量的失业,因为同等产值情况下,这些行业需要的人更少,更不用说叠加了出口下滑的因素。
另外,经济增长了,而相应的消费并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了0%的尴尬数据,这只能说明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多数普通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因为从财政部和银行的数据来看,跟企业密切相关的增值税这个税种出现大幅度增长,甚至接近翻倍的水平。
但是其他涉及市场活跃程度的印花税却全面下滑,这说明经济的增量主要是还是靠央国企贡献的,普通民营企业在进一步萎缩当中,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们目前的经济增速依然依赖于传统的投资,而非健康的依靠消费来实现。
纵观国际经济形势,出口的下降可能在短期之内并不会好转,因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美国在有意阻断彼此的贸易关系,中国已经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经被墨西哥,加拿大所取代,从最近的6月数据来看,中国除了对俄罗斯的出口是大涨的之外,对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出口都是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