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为呵护孩子心理健康,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紧盯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等问题,从特色心理诊疗、心理健康科普入手,以实际行动破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难题。
顺应学生所需 增设周末门诊
每到周六、周天,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五楼儿童青少年诊区依然人来人往。为了方便学生群体就诊,今年以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周末节假日门诊开诊。该门诊如日常一样,同时开通普通医生号和专家号,患者看病、检查、治疗都可无阻碍进行。据统计,截至7月底,儿童青少年科接诊量已占去年全年门诊量的94%。
【资料图】
今年以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聚焦“一老一小”特殊人群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举措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家校社医联动 护航健康成长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为了持续护航学生群体心理健康,近年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以“精卫鸟”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先后11次组织专业人员走进中小学校、妇联和图书馆等,为9000余名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科普,通过专家讲座、团体辅导、心理测评等方式向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对学校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为家长老师们讲解如何识别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表现。通过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先后为6万余市民提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宣教。
实现服务升级 提升服务效能
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着力推动完成“团体心理治疗技术”在学校的试点,全流程处理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筛查、心理干预工作,切实做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在院内层面,儿童青少年科以“团体治疗”为特色,发展多样化的治疗模式,通过病房团体治疗与社会招募团体治疗,面向社会招募青少年团体治疗,通过数据追踪分析,进一步完善后期青少年心理健康课题。
为紧跟学科前沿,适应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中心正推进儿童青少年科管理模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进一步完善制度配套、法律文书、特殊情形的处理流程、开放式病房康复治疗流程、团体心理治疗体系等,将“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从诊前、诊中到诊后贯穿于患者就医的全流程,体现在医患互动的每一个细节中,帮助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并融入社会。(蒋永劲、李道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