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产业兴则乡村兴。全区各地因地制宜,打好特色“产业牌”,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新引擎。
(相关资料图)
近日,伴随着自动化插秧机的轰鸣声,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的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夏种工作全面展开。本次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晚稻种植面积共计800亩,其中300亩种植桂野香占,其他区域500亩种植山香丝苗,预计平均亩产将达到1000斤以上。
据了解,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实施“小田并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农机+科技”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水稻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耕种进度。馨农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雄实:“我们机械的种植面积可以做到400-500百亩一天,按照最快的速度,800亩可以3天之内种完。这样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种植效率。”
下一步,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将建设集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科素教育为一体,融合农文教旅,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消费热、农民富、品牌响的都市农业样板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
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充分发挥高山生态好、气温适宜等养殖基础优势,通过“党建引领+公司合作+农户参与”的运营模式,带领百姓规模养殖肉牛,拓宽产业发展思路。
走进海洋乡小平乐村委肉牛养殖场,标准化的牛舍整齐排列,近八百头肉牛膘肥体壮。工人们则忙着添加饲草料,清扫牛舍。村民黄祖珍:“我管理了六十头牛这样,一年下来也有四五万的收入吧,在我们这个村,离家里也很近,我觉得这个收入也还可以,不错。”
为帮助农户们走上致富“快车道”,海洋乡强化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发动农户们与企业达成肉牛代养合作。同时,积极推动金融信贷赋能,推出奖励机制,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等问题。
目前,海洋乡在小平乐村委和思安头村委扶持建设了14个肉牛养殖场,共有23户农户参与经营,所有养殖场的肉牛总栏数接近2000头,每头牛毛利润约5000元左右,全乡全年的总纯利润收益可达500万元。
同时,因牛粪富含有机质、腐殖酸,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其含有的大量氮、磷、钾等元素,经由高温堆肥后可以生产有机肥,是绿色无公害的优质肥料。农户们就地取材,将牛粪作为种植高山果蔬的基肥,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养牛产业的附加效益。灵川县海洋乡党委委员陈建航:“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海洋乡的资源优势,将肉牛产业作为全乡产业的重要补充,多措并举挖掘肉牛产业发展潜力。”
来宾市象州县中平镇江西村按照“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幸福乡村”的工作思路,共拆除危旧房屋、违章建筑等26座1500多平方米。拓宽硬化进村道路,大力实施厕所改造。如今的江西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水流清澈、鸟鸣悠悠。村民韦晓波:“村里面放有3个垃圾定点投放的位置,大家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拿到定点的位置投放。现在村里面的环境、卫生、空气都比以前好多了。”
同时,江西村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建设了“江西会议”纪念馆。江西村村民小组长覃志荣:“我们还充分利用红色基因,完善好纪念馆各项软、硬件设施,通过文旅结合打造红色文化教育旅游基地。”
今年7月底,江西村党支部引导党员、人大代表、村民和经济能人成立了菌棒生产合作社,建设专业生产基地。接下来,该基地计划投资80万元,建设实验室、接种室、木耳烘干室等,形成菌棒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象州县中平镇江西村菌棒生产合作社理事长覃家胜:“预计一期目标是年生产木耳菌棒50万个,二期目标生产菌棒100万个。”
象州县中平镇良山村委驻村第一书记谭雄德:“通过党建引领,主抓特色产业,引导群众种植木耳、养牛、养羊等,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 彭龙、董杰、韦黎,通讯员 黄茜、王道梅、汪蓉、黄隆天、陆干波)
关键词: